让我们荡起双桨 - 北京国际儿童合唱团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是孩子的节日,当然也包括有童心的所有人。孩子容易界定,童心则难以衡量。很多人感叹现在的孩子早就被大人们拉进了名利场,童心或多或少的被物欲污染着。


前几天你的朋友圈大概火过一篇:《中产教育鄙视链: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读没外教的幼儿园》。文章里说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激烈的人生竞赛就开始了,家长们为了孩子不落在起跑线上焦虑着、攀比着,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的兴趣班,只为了让孩子有特长,成为加分项。


当孩子学琴是为了攀比,音乐被功能化了,真让人惋惜!可大多数的家长们只把孩子推进了钢琴班,家里却没有音乐环境。音乐从来都是超越贵贱、性别、年龄的一个世界,作为孩子音乐教育的第一个老师,家长们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不一定花钱报班,家庭中的潜移默化才是让孩子爱音乐的第一站。


这里和大家分享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幻想曲》(1950年)和《幻想曲2000》(1999年)。这两部电影都是以古典音乐作为背景,用动画的形式表现音乐带给人的瑰丽想象。


玩悠悠球的火烈鸟



一队热爱跳舞的火烈鸟,它们的舞蹈整齐划一,然而里面有一个小捣蛋,从天而降的悠悠球,让它在跳舞时和这个新玩具玩得热闹,从团队里跳脱了出来。怎么能和我们不一样?叛逆就要接受惩罚!小捣蛋看似被镇压了,可它依然要做舞蹈队伍里最个性的那一个。


音乐来自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原曲本来就是作曲大师闹着玩写的,滑稽而有趣。火烈鸟的舞蹈配合音乐热闹欢快,闭上眼睛想象,好像真是那么一回事!



偷懒的学徒米奇



它是1950年《幻想曲》最出彩的一部分,更是2000年《幻想曲》最重要的传承。迪士尼大明星米奇,在这里是个魔法师的学徒,因为抬水太枯燥,偷了个懒,用魔法控制个扫帚帮自己抬水,结果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觉醒来已创下大祸。幸亏自己的师傅功力深厚,解决了灾难。偷懒的米奇多么像想要一夜长大的孩子啊!


音乐是法国作曲家杜卡的著名交响诗:《魔法师的学徒》,作品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偷懒学徒闯下大祸的故事,但是明星米奇的出场让这个故事生动了起来。无辜脸的米奇可不可爱?



春姑娘的永不退缩



美国籍俄罗斯作家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原本讲述的是一个王子解救公主的俗套的童话故事,火鸟在故事里是帮助王子战胜魔王的秘密武器,在迪士尼的电影里,火鸟变成大魔王了。


冬日过去,小春苏醒了,还是个孩子的小春用自己的魔法让光秃秃的树绽放鲜花,让平地铺满绿意,但是她无法感化火山里的火鸟。火鸟带来肆虐的熔岩,生命被摧毁、努力付之东流。哭吧,更不能向挫折低头;哭吧,泪水里也许会有奇迹。这些都可能是长大前的考验,只要心中有希望,树会再绿,花会再开,没有什么不可能。



《幻想曲》两部可以说是好莱坞电影里的另类了,然而它却让孩子们通过动画领略到了古典音乐的美。有人说在美国6、7岁的小孩都看过《幻想曲》,甚至会诟病动画给孩子带来音乐想象力的固化:孩子长大了再听这些音乐时,脑海里只能想象电影里的画面了。然而,大人们都不听古典音乐的今天,《幻想曲》领路人的作用功不可没。


音乐本来就是好玩的事情,古典音乐更不是高高在上不可亵玩的神明,家长们带孩子多看一些类似《幻想曲》的音乐电影作品,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可比报多少兴趣班好多了。朗朗不就是因为《猫和老鼠》激发了弹钢琴的兴趣吗?


古往今来的优秀音乐作品,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无尽宝藏。父母们只要用心、肯花时间,不用花很多钱,就可以营造一个充满音乐的家庭背景音。我们应该感激:所有后来人都可以享受无数伟大音乐家们的创造、智慧与美。


所以,大人们,放下你手中的参加兴趣班计划吧,和他一起欣赏音乐才是孩子最好的礼物!



(图片源自网络)

图文内容系瑞鸣原创,非经允许请勿转载


评论
热度 ( 463 )

©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