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角”乐器也能C位出道


如果将所有的乐器“论资排辈”,呼声最高的一定是“乐器之王”钢琴和“乐器皇后”小提琴,这俩肯定是当仁不让的大主角,自然也是作曲家们众星捧月的创作对象。现如今,大提琴也越来越受到爱乐者的青睐,更是个人品位的象征。几乎所有作曲家都谱写过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大提琴协奏曲。然而,当交响乐队中的其他乐器“反客为主”时,你会发现“配角”也能C位出道。


 

中提琴


相比小提琴和大提琴,中提琴夹在它们之间略显尴尬,无论是声音还是声部实在不像小提琴和大提琴那样有存在感。中提琴家一直由小提琴手兼职,直到18世纪才出现了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提琴家史塔密兹。20世纪才有了中提琴独奏,因此作曲家为中提琴所作的协奏曲少之又少。法国作曲家柏辽兹说:中提琴的优良品质被人忽视为时最久。其实它与小提琴一样灵便。它的低弦发出一种特有的、粗涩的音响,而高音却表现了悲伤与热情。它的音响特性一般接近深刻的忧郁,与其它弦乐器有明显的区别。《G大调中提琴协奏曲》是历史上第一部中提琴协奏曲,由巴洛克时期作曲家泰勒曼所作。全曲时长20分钟左右,分为广板、快板、行板、急板。整部作品曲调流畅优雅,结构清晰明快。这首作品对中提琴向独奏乐器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竖琴


说到起源最早的乐器,应该算是竖琴了,最初它是以一件单独演奏的乐器而存在的,直至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造和发展后开始进入管弦乐队。竖琴的音色非常治愈,如同雨后彩虹一般绚丽多彩。这么美妙的声音,却总是在乐队中昙花一现,给人意犹未尽之感。我们不妨来听一首竖琴协奏曲,比如亨德尔的这首《降B大调竖琴协奏曲》,绝对是喂饱你耳朵的福音。这部作品改编自同编号的《管风琴协奏曲》。当竖琴作为主奏乐器后,像是为作品注入了一股清流,使作品有了全新的听觉感受。竖琴的主奏优雅明快,轻盈灵动。第二乐章抒情而优美,竖琴舒缓的旋律流溢宁静而柔美的诗意。




长笛


长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它的声音柔和悠远,犹如清风拂面。在维瓦尔第的《D大调长笛协奏曲“金丝雀”》中,长笛化身轻盈活泼的生灵。正如其标题一样,一只清晨初醒的金丝雀,在枝头来回翻飞跳跃。维瓦尔第在作品中充分挖掘了长笛的潜能,以长笛的声音形象地模仿了金翅雀的清越啼鸣。首尾两个乐章都是快板速度,音乐清新、活泼、可爱,长笛演奏出的轻盈而婉转的如同鸟儿一般的乐音。中间的广板乐章,则是一首迷人的西西里风格舞曲,似乎是金翅雀在田野间低吟轻唱。




双簧管


说到双簧管,其实它在乐队中的地位还算比较突出,真正使双簧管成为独奏性乐器的是巴洛克时期作曲家亨德尔,同时代作曲家如斯卡拉蒂、维瓦尔第、泰勒曼等大师也为双簧管写过作品。古典主义时期最著名的双簧管作品是莫扎特的《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而最受国际瞩目的是另外一首浪漫主义晚期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D大调双簧管协奏曲》。


 


单簧管


和所有乐器一样,单簧管的诞生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改革的阶段,从最初的两个按键,直到发展成最终的六个按键,莫扎特著名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就诞生于那个时候。虽然这部作品已经耳熟能详,但如此优美而伤感的乐曲,谁又会介意多听一遍呢?




大管


大管也叫巴松,属于双簧系列,是木管组合中的低音乐器。大管的音色或许不会令你一见钟情,但却是交响乐团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莫扎特大概创作过五部大管协奏曲。其中《降B大调大管协奏曲》是莫扎特唯一流传于世的、也是他的第一部管乐协奏曲。听完这首曲子,我们不难发现大管的迷人之处,不由得对它二见钟情。




小号


小号的辨识度较高,明亮而尖锐,极富仪式感,是铜管组中声音最高的乐器。它既能奏出嘹亮的号角声,也可奏出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使用弱音器的小号还多了一份神秘感。此外,小号在爵士乐的演奏中也相当丰富。胡梅尔的《E大调小号协奏曲》是非常著名的以小号为主角的作品,乐曲欢快热烈,扬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第三乐章尤为精彩,这个快板终曲乐章按回旋曲写成,乐曲成功地运用了小号吐音吹奏技巧,把小号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圆号


圆号一直被认为是最难演奏的乐器之一,即使是最优秀的圆号演奏家也会失误“冒泡”(破音)。正因如此,在一个庞大编制(比如八个圆号的马勒作品)的音乐会后,圆号往往是首先被吐槽的乐器。它有约三米长的管道、四个八度的宽广音域、十多个自然泛音和丰富多变的音色。这些特点是其他任何一种乐器无法比拟的。理查·施特劳斯的父亲是一位圆号演奏家,从小耳濡目染的他18岁时就创作出了第一部圆号作品《降E大调圆号协奏曲》,这部作品也是他送给父亲60岁生辰的礼物。




长号


长号是唯一一种使用滑管的现代乐器。长号的祖先是 tromba 号,它是中世纪一种很长的小号。为长号而作的协奏曲并不多,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降B大调长号协奏曲》是为数不多的大型长号协奏曲之一。曾被世界上多位长号演奏家演奏。该曲以技巧和表现力细节方面的难度著称,使用了长号大部分的演奏技巧。



END


评论 ( 1 )
热度 ( 520 )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