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散-《琴-赵家珍-古琴》 - 赵家珍

上周六,瑞鸣音乐在中华世纪坛未来音乐实验室办了一场《琴-赵家珍》黑胶首发鉴赏会,参加活动的乐迷们听古琴、品黑胶、论古琴的制作和古琴曲的故事,真是赏心乐事!


活动现场,我们邀请到了三位重量级的嘉宾为大家3D立体的讲解古琴的前世今生:赵家珍老师的高徒新锐古琴演奏家郑子昊先生讲述了古琴曲的故事以及现场演奏了多首经典古琴曲;资深媒体人士、古琴爱好者刘大庆老师分享了如何斫琴及琴之九德;未来音乐实验室的尤总分享了黑胶之美。


-活动现场-


我们非常感谢三位嘉宾的倾情分享,到场乐迷们的热情支持以及未来音乐实验室提供的顶级音响,也恭喜在抽奖环节获赠瑞鸣CD乃至《琴-赵家珍》黑胶的幸运乐迷。


这是一个奇妙的下午,大家因为古琴而相聚,60、70、80、90后甚至00后冒严寒而来,无论是老人与小孩儿都沉浸于古琴的魅力之中。


如同到场的一位90后大学生在活动后的感叹,古琴真是一种从未过时的乐器!


瑞鸣音乐之后还会继续推出“知音雅集”系列活动,欢迎继续关注公众号的活动消息,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喔。



下面,小编将分享一位90后乐迷对活动的感想,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充满古琴之美的下午。


 文/孙新宇



古琴这种乐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贵族化、神圣化了。“四艺之首”、“文人乐器”这些冠以的称号不无道理,但却真真正正的将古琴孤立在了“遗世独立”的位置。好像刚沾上点“仙气儿”,就被大家一个劲儿得吹上了天,再也没有“烟火气儿”了。


-赵家珍老师弟子、新锐古琴演奏家郑子昊先生现场演奏-


甚至有些人觉得古琴不好听却敢想而不敢言,便都说古琴“并非为了悦耳”、“是修身养性之道”。更不敢对古琴发表其他的见解,生怕说完自己的评价,自己就再也与高雅音乐圈无缘了。


因而古琴真正的韵味,便被一众所忽视了。慢慢地,就自己过了时。

 

我们所说的为大众所接受的“好听”的音乐无非有这两种特征:旋律动人、节奏鲜明。因而能够引发听众较为明显的情绪表现。



 -活动现场刘大庆老师讲解如何斫琴及琴之九德 -


而所谓的“小众”的音乐,则是必须在这两种特征中舍去其一,要不然旋律足以打动人心,要不然节奏鲜明得让人一听就有抖腿的欲望。

 

其实,和当代流行音乐一样,古典音乐中,也分流行与不流行。就好像说,咱们是个人都会哼唱贝多芬的《欢乐颂》、莫扎特的《小星星》,但鲜有人能哼出肖邦的《夜曲》。

 

而古琴,则处在了“比小众还小众”的位置。它既没有极强的节奏感,也没有鲜明的旋律。但它有一个足以“动人”的点:音色。


古琴的音色中低音偏多,因而不如古筝、琵琶流行。而古琴就像一个娓娓道来的女中音角色,却又有圆润、纯净的感觉。我们所设想到的中低音色,大多沙哑或富有磁性,因而圆融、清澈是极难做到的,这也就造就了古琴的独特之处。


上周六,我参加了瑞鸣音乐的《琴-赵家珍》黑胶首发鉴赏会,该唱片获得了“美国独立音乐大奖”,也是将唐、宋、元、明、清六代千年来的国宝名琴的魅力集于这一张唱片之中。


在鉴赏会中,我们近距离与古琴接触,并欣赏了几首古琴名曲。欣赏之余,才明白古琴也许并不适合我们现在社会中“随身听”的欣赏概念,而是需要静静坐下、慢慢欣赏的一种乐器。但是,如果你愿意侧耳倾听,它可以让你抛开杂念,全身心地融入其中,此一刻并非如此哗闹,彼一刻也并非那样喧嚣,一切都可归于这古琴的弦音之中。


 -《琴》黑胶与顶级音响设备 -

 

赵家珍老师集千余年来古琴文化及技艺之大成,每一首作品都听得出她极尽完美地演绎。唐琴·太古遗音、宋琴·高山流水、元琴·寄意、明琴·云和、清琴·养和,每一张古琴都有其各自的特色,也都有其各自蕴涵的故事。

 

-活动现场获赠瑞鸣《琴-赵家珍》黑胶一张的幸运听众-


古琴艺术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未过时,也不应过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如今,我们也许更需要增强文化的力量。而古琴这样根基深厚的、自古以来被文人推崇的、始终处在文化的核心地位的一件乐器,在文化爆发式渴求的时候,自然就应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古琴文化是一个自成体系、自在自足的文化体系,对当下浮躁的社会氛围中,相信也会有积极地镇定作用。

 

古意盎然弦如语,琴韵天成云作心。

 


评论
热度 ( 476 )

© 瑞鸣-听见音乐点亮生活 | Powered by LOFTER